麦种

1690亩!超额完成任务!

因地制宜发展冬小麦种植既能解决“冬闲田”问题,又能增加粮食产量,有利于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。我市高度重视冬小麦播种工作,广泛宣传动员,科学规划布局,将冬小麦播种任务分解到县、乡镇、村,充分挖掘有种植潜力的地块,确保将冬小麦种足、种好。

盂县 冬小麦 麦种 平定县 苌池镇 2025-11-16 11:16  1

仪征:农资保供到田头,全力护航秋播生产!

扬州真州府和仪征大码头首席摄影师周晓明2025年11月9日摘编《仪征发布》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的信息:秋收接近尾声,秋播即将全面展开。连日来,市供销合作总社提前部署、多措并举,扎实推进秋播农资储备与供应工作,全力筑牢农业生产“保障线”,为全市秋播顺利开展保驾护航

农资 仪征 麦种 护航秋播 高集 2025-11-09 21:28  1

十一月种麦不晚,丰收仍有盼头!

前阵子抢着在雨里种,地里有些地黏的很,好些人都直接种上了,结果地里压的硬邦邦的。虽说有的麦苗也长出来了,但情况不是很乐观。其实现在种一点都不晚,加大播种量就行。十一月种麦不用挑三拣四,选麦种主要看麦种的分蘖能力,适当增加播种量就可以。

丰收 麦苗 分蘖 麦种 种麦 2025-11-15 18:11  1

农历九月十二,是晴天好还是下雨好?有啥说法?看看农谚咋说?

在依赖“观天种地”的漫长农耕时代,我们的祖先将生产实践与天文气象相结合,凝练出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农谚。农历九月十二,一个在年历中看似平常的日子,在农谚的体系里,却常常被视为窥探未来天气走势和年景丰歉的重要窗口。这一天是晴是雨,承载着先辈们对风调雨顺、仓廪殷实的深

晴天 农历 农谚 麦种 于江南 2025-11-01 05:25  1

【悦读】霜降里的耧铃声

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。当寒霜初降时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,昼夜温差大相径庭。白天阳光四射,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,而在清早和晚上则过于“秋凉”了。温差变大,才有了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之景,才有了层林尽染、菊花盛放、秋高气爽之美。

悦读 霜降 铃声 麦种 寒露 2025-10-28 21:57  3

10月底小麦还没种完?别慌!满足这个关键条件,再晚也能种!

金秋十月,本是中原大地麦播正酣的时节,然则连绵的秋雨却给今年的小麦播种出了一道难题。田间土壤湿漉,农机无法下地,许多农户看着已经拌好的麦种心急如焚。10月底的日历一页页翻过,一个核心问题萦绕在无数农人心头:这小麦,到底还能种到多晚?是死守往年的日期,还是另有变

小麦 黄淮海 墒情 麦种 日平均气温 2025-10-28 19:06  2

良种服务保丰收

近日,三河市统筹推进玉米收获、小麦播种各项工作,同步强化良种供应与技术支撑,为全年农业生产收官、来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,田间地头与农资网点处处是忙碌有序的景象。

丰收 廊坊日报 三河市 宋帅 麦种 2025-10-28 12:07  2

九月初七,地里的“丰收信号”藏在天气里,看懂了早做准备不慌神

农历九月初七,霜降节气已过五日。北方冷空气持续发力,降温幅度明显,南方黄淮、江南区域也受其影响,气温正逐步下滑。季节交替之际,感冒群体增多,健康成为日常首要关注的事,而对于农户而言,此时更牵挂的是田垄间冬麦的长势,以及来年收成的苗头——老辈人口中的“来年丰收不

丰收 天气 土壤墒情 麦种 水汽含量 2025-10-28 02:48  1

贞观和盟:文成西行启汉藏

贞观十五年春,长安的风里带着新柳的暖意,紫宸殿内却弥漫着庄重的气氛。吐蕃使者禄东赞捧着黄金打造的聘礼匣,躬身向太宗李世民行礼:“赞普松赞干布仰慕大唐天威,更盼两国永结秦晋之好,若陛下允婚,吐蕃愿世代为大唐屏藩,绝无边境扰攘。”

文成 汉藏 麦种 柳生 文成西行 2025-10-27 13:01  2

各村注意!“一户一田”敲定,每亩补3000,统一耕种要落地?

乡亲们,最近村里是不是都在传“一户一田”要全面推,每亩能补3000块,还得搞土地统一耕种?不少人听着心动,又怕心里没底——毕竟地是咱农民的根,可不能稀里糊涂跟着传。今天就结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农村土地政策,用大白话把这事说透,哪些是真政策,哪些是传言,

收割机 合作社 农资 种粮补贴 各村 2025-10-26 11:00  2